民革贵阳市委与图云关
龚弦
1939年到1945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驻扎在贵阳图云关开展战地救护工作,许多国际友人也在这里工作支持中国的抗战,图云关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战时医疗救护中心和培训基地,6年时间里共为中国抗战培养输送医护人员4万余人,向全国9大战区和缅甸战场派出150多个医疗队,抢救伤兵、救治民众约2000万人次,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是贵阳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2005年6月,民革贵阳市委启动了以“挖掘图云关抗战救护文化、将图云关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题的专项工作,并围绕此积极建言。从此,民革贵阳市委历届领导班子薪火相传,将此项工作常抓不懈。多年来,民革贵阳市委开展多次调研,提交多篇调研报告和提案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终于促成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纪念碑和图云关抗战纪念馆的建成。纪念碑背面落款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贵阳市委员会”,这是贵阳全体民革党员的骄傲!如今,它们已成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正申请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我们还发起并推动了电影《图云关的红十字》的拍摄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的建设,凝聚着全体贵阳民革党员的心血和感情。民革贵阳市委原主委杨永楦对图云关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她的父亲杨锡寿先生就是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医师。杨永楦虽然已退休多年,但仍然积极为图云关抗战纪念馆的建设东奔西走,献计出力。馆内陈列的许多珍贵展品,都是她多方联系海内外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后裔捐献所得。2022年6月的一天,杨永楦又满怀深情地来到图云关抗战纪念馆参观,当她得知图云关实景沙盘建设经费尚有欠缺时,心急如焚,当即就向民革贵阳市委转告了此事。民革贵阳市委马上发出捐款倡议,全市民革党员纷纷慷慨解囊,短短一天之内,就筹到捐款12万余元,有力支持了图云关实景沙盘的快速建成。
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承载了抗战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红十字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民革贵阳市委将继续发力,讲好图云关故事。
新时代新征程已经到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助力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紧跟国家发展步伐,踔厉奋发,勇往直前,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政协篇章!
民革贵阳市委选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