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政协关于深入开展“园区协商”的 实施意见(试行)
信息来源:政协贵阳市委员会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4-11-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助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政协贵州省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政协“园区协商”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黔协委发〔2024〕1号)和中共贵阳市委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有关要求,现就深入开展全市政协“园区协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委十一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对政协工作提出的“保持定力、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形成合力”要求,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以“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园区建设发展”为目标,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建设和合园区。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园区协商”工作全过程,各级政协党组及时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园区协商”工作情况,积极争取同级党委重视支持,确保“园区协商”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协章程的框架下有序推进。
(二)服务企业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探索创新,深入调查研究,服务园区企业发展,积极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助推解决企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园区协商”成为强化园区建设保障、推进工业强市、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工业大突破的重要平台。
(三)坚持平等参与。“园区协商”工作开展中,参与协商的各方一律为平等主体,协商过程中坚持突出底线思维,鼓励各方在充分表达诉求的前提下,开展有根有据的深度协商互动,在平等交流、聚同化异过程中找到各方意愿的最大公约数。
(四)坚持统筹推进。市政协党组加强统筹谋划,建立健全党组领导、分工联系、议题遴选、成果转化工作机制,确保“园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推进。区(市、县)政协狠抓落实、有序组织实施;推进过程中确需省政协加强统筹、指导开展的,市政协提出报告,努力形成三级政协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具体举措
(一)巩固拓展协商平台。进一步完善“市政协+贵安新区+区(市、县)政协+工业园区”的园区协商主阵地,着力构建固定协商、线下协商为主,流动协商和线上协商为辅的“园区协商”平台矩阵,把协商平台建到园区一线、企业车间、群众身边,不断探索“园区协商”的实现新方式和实践载体。
(二)推动协商流程规范化。着力加强“征集协商议题——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开展协商——推动成果转化”四个关键环节,进一步规范“园区协商”流程,坚持协商发言与部门回应相结合,鼓励各方观点充分表达、意见深入交流,营造畅所欲言、平等和谐、理性有度的协商氛围。
征集协商议题。聚焦园区企业项目服务、要素配套、招商引资强链补链、人才引进培养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党政点题、园区征题、企业出题、委员荐题等多形式多渠道遴选议题。对整理归纳收集的协商议题认真梳理研判,按程序审批后实施,确保协商议题的政治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开展调查研究。坚持“无调研不协商、先调研后协商”,不断深化调查研究进园区、进企业、进车间、进部门、进市场“五进措施”,切实摸清产业发展、政务服务、政校企合作、企业用工、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问题根源,集思广益研究对策措施。
组织开展协商。拟定协商方案,明确时间、地点、参与对象、议程,做好准备工作。协商主体原则上按照“1+6+N”模式确定参与人员,“1”即相应层级政协班子成员为召集人。“6”即政协委员或政协工作者、园区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党政有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士6类人员组成议事成员,“N”即N个利益相关群体代表。协商议程按照提出意见、互动协商、提请确认等步骤进行。协商会议召开时,按照事前确定的参与协商人员名单,实际到会人数达到应到会人数三分之二以上即可开会。
推动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评估机制。对协商形成共识的,切实发挥各级政协组织民主监督作用,确保协商形成的意见建议落地见效。对涉及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大问题的,及时形成协商专题报告,报同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需要落实的事项,积极协助党委政府组织实施,并以适当方式公开落实情况。对协商过程中持不同意见的主体,及时耐心做好解疑释惑工作,推动形成共识。积极加强与市、区(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协作联动,定期开展协商成果“回头看”,实现协商成果闭环管理。
(三)建设高素质协商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委员在“园区协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带头做好政策宣传、引导预期、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等工作,最大限度凝聚人心、凝聚共识。深入实施《委员培训工作规划》,组织政协委员围绕园区建设、工业强市等专题开展培训,切实提高协商专业水平。不断发现和培养“园区协商”专业型人才,多渠道聘请专家学者,为“园区协商”提供智力支撑。
四、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园区协商工作纳入市政协重点协商活动总体部署,建立市政协“园区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市政协班子成员分工联系工业园区及园区企业制度。班子成员定期深入联系点督促指导“园区协商”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和困难。各区(市、县)政协结合各自实际,抓住重点、突出特点、打造亮点,努力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共同推动全市“园区协商”工作走深走实。
(二)营造良好氛围。及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深入报道“园区协商”工作成效、成功案例、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引导更多群众关注、参与、支持“园区协商”活动。
(三)加强考核管理。将委员参与“园区协商”的履职活动纳入履职考核范围,鼓励委员在“园区协商”中发挥主体作用,勇于担当作为。